9月26日,嘉诚中学化学组校本主题教研如期举行。姚志红校长、教科研林红主任、化学组全体教师准时参会。
首先,教研组长门老师对第七届“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流程、观课议课等环节进行了解读。
而后,门老师就全国高中高三备考一轮教学策略研究现场会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享,其中包括高三一轮复习的两节常态课展示——“铜”心聚力,卓越不“钒”,两节复习课都是紧扣教材,并从基础知识向高考题延伸,最终再回归教材,找到出题源头,甚至是剖析高考题,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从而指导答题。
《中国高考蓝皮书》中指出,高考命题要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于是日常教学,要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材中的很多细节还需要老师们深入思考。全组老师们深度讨论“银离子与硫离子反应的多种可能性”,“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降低的可能性”,“二氧化硫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多种情况”等教学专题。
接下来,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结合各年级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特色工作分享。
高三年级岳老师结合自己的月考命题工作进行分享,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教法改进,并在后续命题中引入更多的情境设计。
高二备课组长曹老师结合选课走班后的学生学情指出,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心,才能学好《化学反应原理》这部分高中化学最难的内容。
高一备课组长王兰老师针对初高中知识衔接及学生初入高中在思维方式、学科认知上需要做出的转变进行分享,并提出夯实基础对未来的高中化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全组教师在实验室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仪器的归纳整理,以及实验室整体布局的改进。
姚志红校长全程参会,对化学组日常教学工作予以高度认可,同时也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出更高的期许,未来可以更加细致的从属性的维度、课程的维度、标准的维度解读新课标,加强教研组内的交流合作,同一件事上精雕细琢,特别是各年级间教学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分享成功经验。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1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