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历史学科组主题教研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1-15 09:16

  为助力教师们深入理解历史,实现书本知识与文物的无缝对接,拓展校外教育资源,1月10日清晨,我校历史学科组全体教师不惧严寒,齐聚天津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的文化之旅。

  中华文明历经漫长岁月洗礼,孕育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凝聚力,这种根植于血脉的统一性,化作共同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引领着民族前行。秦汉时期,恰似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开启“大一统”时代先河,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筑牢根基。在这四百余年的时光里,王朝一统江山,社会秩序井然,为后世中国国家形态的稳定传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茁壮成长,注入强劲动力,意义非凡。

  此次参观,不仅让教师们近距离领略秦汉文物的独特魅力,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领悟之旅。置身于博物馆,仿佛穿越回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亲眼目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汉武帝开疆拓土的豪迈气魄,以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促使教师们重新审视历史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将这些鲜活的历史场景与文物知识融入课堂,让学生真切触摸历史脉搏,激发学习热情。具体总结如下:

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的着力点

持续深化专业素养: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广泛研读历史专著、学术论文,关注学术前沿动态,不断夯实专业知识储备。可定期参与学术研讨会、历史讲座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心得,拓宽视野,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准确性。

提升跨学科融合能力:

  历史与政治、地理、文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应主动学习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探索学科间的融合点。例如,结合地理学科,深入剖析秦汉时期的地理环境对国家统一的影响;与政治学科联动,探讨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构建与国家治理的关联,全方位、多维度地解读历史事件,为学生呈现立体、丰富的历史知识体系。

锤炼教学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突破传统讲授模式的局限。可借鉴此次参观体验,将实地考察、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如模拟秦汉时期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决策过程,增强课堂互动性与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探索课堂教学提质的途径

紧扣核心素养,构建主题式课堂: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围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精心设计主题式课堂。例如,以“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国家认同”为主题,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秦汉时期如何实现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进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精选文物史料,增强课堂实证性:

  充分利用此次参观所见的文物资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图片、文字资料等,作为课堂史料实证的重要素材。如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从服饰、武器、阵型等方面分析秦军的强大与统一战争的胜利因素;借助汉代货币、丝绸等文物,实证秦汉时期经济的繁荣与对外交流的拓展,让学生在史料实证中形成对历史的客观认知。

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围绕秦汉时期的历史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开展“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项目,学生需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最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PPT、撰写报告或进行口头汇报,展示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史料搜集与分析能力、历史解释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此次“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参观活动,为历史学科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教师们应以此为契机,不断自我提升,创新教学设计,将历史课堂打造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内涵,引领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坚定文化自信,为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奠定坚实的历史根基。

联系方式

河东校区:天津市河东区新博路5号

电话:022-24415617

邮编:300011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7 11:39:04